2022年12月18日,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和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联合主办、《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共同承办“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改革创新”高端论坛。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张晓红副校长出席本次研讨会并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会议由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红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傅鹤鸣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一级教授韩庆祥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层逻辑”为题,指出要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的理解,必须要深入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逻辑、现实逻辑、时代逻辑、理论逻辑。
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骆郁廷教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精神”为题,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改革创新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凝聚了中国人民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呼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江西省原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祝黄河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学术界与各界讨论的一个亮点,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与各国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在何处、中国式现代化和已经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区别在何处,共同之处是什么、差异之处是什么乃至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何厘清等问题是理论研究的难点。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教授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是遵循人类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体现了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更多的是实践的总结而非思维的产物。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四个维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认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有限现代化到全面现代化,从追求效率的现代化到注重质量的现代化,从追赶型现代化到引领型现代化,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万美容教授以“坚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底气”为题,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全面现代化的建设之中,如何做到提气鼓劲,提高人民群众的信心信念,要讲清楚过去取得的伟大变革和辉煌成就,明确党的中心任务。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宗旨的现代化,对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选择和新走向,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有着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优势,解决了共同富裕问题,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解决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陷阱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董慧教授以“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围绕理解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坚持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在新时代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的实践及成就、在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独立自主的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建刚教授以“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六大重要关系”为题做了立体而丰富的讨论。他认为在世界局势不断变化、国内矛盾发生转变的情况下,必须处理好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关系、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等六大重要关系,才能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深圳大学姜安教授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命题作出深刻思考并指出,我国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超大体量的国家载体、独特的文明和独特政体的基础上,是持续性社会进化和转型的过程,具有许多新的增长点,为我们创建一个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派、构建中国研究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具有新的启发和可能性。中国在世界进行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也正经历着重大转型时期,期间国际分工将面临重新分配,在此关键节点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以期谋求改变国际分工,进而改变中国的地位和命运。
本次会议汇聚国内高校知名学者专家精彩发言,与会专家观点深刻、理论深厚,为参会人员带来了思想与理论的高端盛宴,对深刻学习与理解党的二十大尤其是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