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清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粤海校区汇元楼东广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党(团)日教育活动升旗仪式,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思悟践做新时代好青年,建功新时代强国复兴有我”。学校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红出席并讲话,学校派遣支教喀什大学的援疆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邢立军在新疆喀什在线视频参加并发言,学校乡村振兴派驻河源浰源镇帮扶干部、山下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振宇在河源浰源镇在线视频参加并发言,马院全体在校研究生80余人参加。活动还为已通过学校选拔、将于近期奔赴新疆支教的我院2021级研究生杨天文、罗靖和张昭东三名同学举行壮行仪式,三名同学分别发言。党委副书记陈一鸣主持仪式。
上午7:20分,在威武雄壮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庄严肃立,面向国旗行注目礼,高声齐唱国歌。随后,国旗护卫队升校旗,奏《歌唱祖国》。在清晨金色的阳光下,国旗与校旗冉冉升起、徐徐飘扬、交相辉映,映入在场每位学子的心底。
升旗仪式后,王红领学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并以“奋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题,从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历史意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争当新时代好青年的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等方面,开展主题教育。王红表示,党的二十大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我们马院每一名师生的基本功、必修课、看家本领。王红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勉励青年争当“新时代好青年”的寄语,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深入领会二十大精神,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学习榜样精神,应当以学院援疆支教和扎根乡村振兴的5位师生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将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与时代奋进的目标结合起来,在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三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砥砺品格、增长本领,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随后,我校派遣支教喀什大学的援疆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邢立军同志发言。邢立军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深刻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再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讲述了随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实施,新疆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开创了经济繁荣兴旺、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邢老师表示,援疆是一份光荣、一份传承、一颗初心、一份使命,今后会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指示,从本职工作做起,将“援疆精神”刻于骨、融于血,志于心、践于行,为祖国安定团结大好局面贡献所有力量的决心。
接着,我校乡村振兴派驻河源浰源镇帮扶干部、山下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振宇发言。杨振宇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角度出发,生动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杨振宇说,乡村振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教师,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守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底色,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各项重点工作,真正做到把知识运用到基层实践中,把青春书写在“绿水青山”的美丽乡村建设上。
最后,已通过学校选拔、即将奔赴新疆支教半年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研究生杨天文、罗靖和张昭东三名同学分别发言。援疆支教学生杨天文、张昭东和罗靖分别从学习“援疆精神”、把握“三个自觉”、发挥“青年力量”三个方面表达了支援边疆教育事业、践行“强国有我”的坚定决心。杨天文说,他会积极发扬“援疆”精神,始终坚持团结奉献,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张昭东说,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是自己的荣幸,会不断增强拥护“两个确立”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团结学生艰苦奋斗,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青年的“精气神”。罗靖说,对于即将踏上的援疆支教之旅,会努力运用所学做好本职工作,以“援疆青年力”助力边疆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充分展现作为一名深大马院学子的精神风貌。
伴随全场热烈的掌声,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学思悟践做新时代好青年,建功新时代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党(团)日教育活动升旗仪式圆满结束。